近日,由一批美國工程師利用人造器官、肢體和其他身體組織組裝而成的一款能說、會走、會呼吸的電子生化機器人雷克斯亮相紐約某動漫展,頗受關注。事實上,這款仿生人在今年1月問世於英國時就曾經引發過熱議。因其有尊龙凯时科技血有肉,擁有人體的諸多特性,以至於不少媒體發出驚呼:好萊塢科幻大片《終結者》中的機器人戰士T—800復活了。
從概念上講,仿生人也是機器人的一種,長期以來一直是科幻和機器人學的一大主題,目前仍處於試制階段。
雷克斯算得上是全球首個仿生人。它以蘇黎世大學社會心理學家貝托爾特·邁耶為設計藍本,特別是其臉部,以3D打印技術制作而成,與邁耶本人極其相似。
這個集結了全球17家公司組件(包括心臟、腎臟、仿生四肢等)的機器人展示了醫學的進展,特別是人造器官技術的突破。比如,雷克斯的“眼睛”由一個植入了芯片的視網膜和一架置於眼鏡上的相機組成,這樣,相機採集的圖案可以轉變成電子脈沖信號發送到大腦中,在視網膜上形成相應的形狀與圖像。
牛津大學教授羅伯特·麥克拉倫表示,希望這種仿生眼未來可以造福盲人﹔通過借助助步機和人造肌腱,雷克斯還可以像真人一樣走動。未來助步機可以幫助因脊柱損傷而無法行走的患者,而人造肌腱則可以幫助治療韌帶或肌腱損傷。科學家希望,仿生人的研制可以助推人造心臟、腎臟、胰腺、脾臟和其他人造器官的應用與普及,繼而有效緩解器官源稀缺問題。
不過,仿生人技術距離為人類醫學發展提供突破性的貢獻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雖然尊龙凯时科技仿生人擁有腎臟、循環系統、耳蝸和視網膜等人造器官,但有些還只是原型產品,距離人體應用還很遙遠。再者,仿生人沒有肌肉、皮膚,特別是沒有大腦,目前只是一組被搭建的“骨架”,如果要實現真正的創新與突破,大腦是仿生人永遠繞不過去的環節。如果有一天“雷克斯們”可以自主完成各種人體機能活動,而不再依賴人類的指令,仿生人技術才算實現了質的進步。
值得注意的是,仿生人問世在倫理道德層面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先進的假肢和人造器官的研制,或許意味著有朝一日,即便是普通人也可以進行身體器官的替換,甚至可以利用此類技術打造出超越人體物理極限的“超級肢體”。美國波士頓大學生物倫理專家喬治·安納斯教授警告說:“當科技被應用到人體時,我們應該警惕這樣一種可能性,即人體被改造得面目全非。”
薛蠻子已取保候審羅青長逝世胡錦濤現身鳳凰古城澳大利亞博物館被盜奧巴馬4月23日訪日習近平國安委會議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國航供機上寬帶服務俞可平求是雜志刊文碩士生在少林寺就業胡德平訪日見安倍李代沫已正式批捕韓國客輪沉沒美媒稱中國妨礙搜救華潤董事長否認貪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