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器官技术通过利用成体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进行体外三维培养,模拟人体组织的结构和功能,为生物医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这项技术不仅提供了非伦理限制的研究平台,还为药物筛选和疾病建模提供了高效、精准的工具,成为传统2D培养和动物模型的重要补充。为进一步促进类器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上海举办。此次会议将邀请类器官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临床医生和新药研发专家,围绕前沿技术、药物开发、肿瘤临床诊疗及再生医学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会议旨在探讨类器官领域在转化医学中面临的挑战,并寻找创新解决方案,促进该技术在医学研究和产业应用中的进一步发展。
其中,类器官科技之光青年讲堂将于11月16日下午举办,论坛日程如下,欢迎所有关心和从事类器官研究的学者、医生和技术专家积极参与,共同推动类器官领域的科研和产业发展,为推动健康医学进步贡献力量!
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特聘教授,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大学转化医学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骨科主任,闽江学者讲座教授,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2024年度),临床医学博士,材料学博士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军委科技委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福建省A类人才,《医道中国-医工交叉系列教材》总主编,BMT杂志执行主编。
发育生物学和干细胞生物学家,国家首批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原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任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复旦曹娥江创新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遗传学研究所所长,启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回国前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儿童医院医学中心任终身教授。先后担任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负责人。长期利用模式动物结合类器官技术,研究信号转导与表观遗传在胚胎发育、成体干细胞命运决定和疾病中的作用机制。
国家杰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发展硅基生物活性陶瓷体系,提出并实现3D打印结构仿生生物陶瓷用于复杂组织再生修复;率先提出“组织修复与肿瘤治疗”双功能生物活性材料的学术思想,实现“组织工程”与“肿瘤治疗”有机结合;在国际上率先探索硅基生物材料用于多细胞3D打印,开拓该领域研究新方向。现担任学术期刊“Applied Materials Today”、“Microstructures”和《无机材料学报》副主编、“Acta Biomaterialia”与“Bioactive Materials”编委、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副主任、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等学术任职。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长聘特聘教授、国家杰青、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脊柱脊髓损伤再生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上海市衰老与退行性疾病学会衰老与认知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保护学组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 (ICMRS) 终身会员;主攻生物材料与再生修复研究,获得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十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TTT、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ACS Nano、Biomaterials等期刊发表SCI论文百余篇,获批专利11项;获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医学科技奖成果推广奖等奖项。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独立PI。日本筑波大学物质与材料工程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此后先后在日本国立物质材料研究所,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科技大学从事博士后及研究员的工作,于2022年由上海高层次人才计划引进回国。在类器官、生物医用材料、类器官芯片,组织工程等领域有一系列突出成果,已发表SCI论文100余篇,其中包括Advanced Science, Advacned Functional Materials, Materials Horizons,Biofabrication, Small,Biomaterials等期刊。
同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双聘PI,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海外)、上海市领军人才(海尊龙凯时官方网站外)、同济大学“百人计划”A岗等项目。2014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201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之后在美国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2019-2021)和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2021-2023)从事博士后研究。2023年4月加入同济大学医学院,研究工作主要是设计并制备“活性”纳米材料应用于抗肿瘤,糖尿病血糖控制及mRNA递送等领域的研究。2017 年至今,在Nat. Rev. Mater., Chem. Rev., Chem. Soc. Rev., PNAS,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Matter等顶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被引用6800 余次(H-index=35),7篇论文入选ESI 高被引论文,授权一项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三项美国发明专利。
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医学芯片研究所。长期从事微纳米加工技术在柔性电子器件、光学器件及生物医学工程领域的交叉研究,在微纳加工、柔性电极、微流控、脑器官芯片等技术及工艺研发方向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目前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上海市科委项目,领导团队开展包括DNA信息存储、生物兼容电极材料等面向生物-信息技术和医工交叉领域的微电子芯片开发工作。入选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上海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主要为设计并构建功能化生物活性陶瓷支架,用于复杂组织再生以及肿瘤治疗等相关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成果。共发表SCI论文30篇,其中以第一/共一/共通讯作者在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dvanced Science, ACS Nano, Biomaterials, Bioactive Materials, Nano Letters等发表学术文章。主持国家自然青年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入选中科院稳定支持基础研究领域青年团队成员(202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中科院青年促进会会员、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担任学术期刊“Microstructure编委,“无机材料学报”青年编委,上海市科技专家库评审专家,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生物陶瓷分会第二届委员会委员。
上海大学副研究员,院办副主任,骨类器官研究中心主任,Biomaterials Translational 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兼青年编委会主任。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超级博士后”激励计划,浦江创新论坛“青年创新先锋”。现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生物复合材料分会委员,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口腔颅颌面材料分会委员,国际华人骨研学会青年委员。针对骨修复临床挑战,聚焦骨类器官研发,推动骨修复产品临床转化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站中)特别资助等 6 项。以第一/通讯作者身份在 Advanced Materials、Bioactive Materials(2 篇)、Biomaterials(3 篇)和Bone Research等期刊发表 SCI 论文44篇。H因子25,引用2400余次,授权专利 3 项,参编专著 4 部。
副研究员,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科研项目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重点专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上海市科委项目4项、重庆市面上项目1项、以及校医工交叉项目3项;同时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共发表一作或通讯作者SCI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际微流控领域权威期刊Lab on a Chip发表相关研究成果8篇。申请发明专利10余项,包括已授权美国尊龙凯时官方网站专利3项。相关研究成果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二等奖,第六届国际光流控交叉学术会议(IMCO 2016)最佳论文奖,以及第24届化学和生命科学微型化系统国际会议(MicroTAS 2020)科学艺术奖。
博士,现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微纳电子学系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获得工学学士与工学硕士学位;2012年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机械与生物医学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3至2015年期间在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生物医学工程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10月加入到上海交通大学微纳电子学系,同时依托于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要从事生物微机电系统以及微流控领域相关的研究工作,具体研究方向为: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器官/类器官构建及其应用,微纳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本科毕业于上海大学管理学专业。后保送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2018年获得上海市“创青春”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冠军,2019年入选上海市青年创业英才,2023年被评为“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2020年创办上海艾尔温生命科技有限公司,任董事长兼CEO。
本次会议免费,名额有限,报满即止!扫描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提交报名申请,经审核通过后,您会收到报名成功确认短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执教国足后久尔杰维奇首次发声:不需要惧怕任何对手,回应4天后将出战东亚杯
苏州独超万亿,南通增长14.5%!江苏各地2025年1-5月进出口额排行
OPPO Find X9s关键规格被确认:6.3英寸直屏+天玑9500,明年登场
橘白小清新!七彩虹COLORFIRE RTX 5050 MEOW橘影橙DUO OC图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