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5-26日,香山科学会议第770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主题为“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探讨了该领域的现状、挑战及应用前景。
器官芯片技术融合了工程学与生物学策略,可以在体外仿生构建微生理系统,模拟体内微环境、器官间交互作用以及人体对环境因素或药物作用的响应,为理解人体生物学、揭示复杂疾病机理和研发药物等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独特的研究工具。
2024年12月25日,第770次香山科学会议在北京成功召开。图为执行主席秦建华研究员、陈晔光教授、顾宁教授和季维智教授在主持会议(从左到右)。
2024年12月25-26日,以“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为主题的香山科学会议第770次学术讨论会在北京成功召开。本次会议聘请昆明理工大学季维智教授、南昌大学陈晔光教授、南京大学顾宁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来自国内20余家单位的50余名专家学者应邀参加了会议。会议围绕(1)器官芯片、类器官与生物医学范式创新;(2)新模型与新技术交叉融合发展;(3)微生理系统与医药应用实践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陈晔光教授和秦建华研究员分别作了题为《类器官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和《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现状、机遇与挑战》的主题评述报告。
不少专家认为,现阶段仍需以科学问题为导向,夯实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研究,加强系统设计与整合。在技术产业化、标准化、伦理和科学监管等方面,也需要多部门的协调支持和政策引导,共同促进该领域的健康发展和转化应用,助力我国生命医学领域的创新研究实现重大突破。
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是当今生命科学领域最具前景和发展潜力的新兴方向之一,它融合了物理学、生物学和工程学等多学科交叉手段,在体外模拟人体组织器官的关键结构、功能和复杂的器官间联系,反映人体的健康与疾病状态,为生物学研究、疾病解析、药物研发、毒性预测和精准医疗等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崭新的工具。近年来,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方向发展迅速,不断推动生命科学与医药研究创新。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拓展,我们也面临诸多挑战和问题。通过整合干细胞、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将为进一步系统的认识人类生命与健康,理解疾病发生、发展过程,开发应对疾病的有效手段,助力我国新药研发的原始创新提供新思路。
为加强我国在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方向的战略布局,深入交流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前沿发展趋势,探讨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和重大挑战,加强新技术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实践,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24年12月25~26日在北京召开以“器官芯片与微生理系统”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尊龙凯时科技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器官芯片、类器官与生物医学范式创新;(2)新模型与新技术交叉融合发展;(3)微生理系统与医药应用实践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季维智 教授 昆明理工大学;陈晔光 教授 南昌大学;顾宁 教授 南京大学;秦建华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1.灵长类模型、类器官与人体健康,季维智;2.血管信息与健康工程,顾宁;3.安全科学与管理毒理学新途径技术方法(NAMs)的发展与挑战,彭双清。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到共识。会议期望,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索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
华南师范大学孙毓鑫:海洋环境中对苯二胺类抗氧化剂及其醌类的选择性环境行为
新品剧透!美谷分子全新SpectraMax iD3s/iD5e多功能酶标仪发布会日程公布
赛默飞中标5台;伯乐、博日、华胜各中标1台qPCR仪 PCR仪中标周报
Multibeam斩获3100万美元B轮融资,四巨头共推电子束光刻量产破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