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南宁6月17日电 (记者伍迁)近期,广西积极落实国家集采中选结果,推动人工耳蜗价格大幅下降,为众多听障患者带来希望之光。
自2025年4月7日起,人工耳蜗高值医用耗材国家集采中选结果在广西全面执行,截至5月30日,广西共开展76例人工耳蜗手术,较同期增长61例,预计可使病人平均减轻经济负担5.4万元。
本次的人工耳蜗类耗材单套(含植入体、言语处理器)价格从平均20余万元降至5万元左右,进口人工耳蜗价格也降至5万元左右,降幅达75%。这一政策的实施,将有效减轻听障患者的经济负担,让更多患者拥有重新聆听世界的机会。
此次集采覆盖了国内外主流品牌,如奥地利美迪乐、美国领先仿生、澳大利亚科利耳等外资企业,以及上海力声尊龙凯时特、浙江诺尔康等国内企业。在中选产品清单中,多款主流人工耳蜗产品价格降幅明显。
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保障局印发了《关于做好国家组织人尊龙凯时工耳蜗类及外周血管支架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本次采购周期为3年,要求医疗机构续签采购协议时,原则上各中选产品协议采购量不少于首年协议采购量,超出部分仍需按中选价供应,让广西百姓充分享受集采红利。
人工耳蜗是解决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最有效的医用耗材,与助听器相比,能够重建感音器官,让患者重获新“声”。对于先天神经性耳聋的幼儿,植入人工耳蜗更是解决因聋致哑问题的关键举措,对患儿恢复正常生活、融入社会,降低家庭和社会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 民 网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