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国务院7月1日消息,美日印澳举行外长会议并发表联合声明,旨在加强海上和跨国安全、经济繁荣与安全、关键和新兴技术以及人道主义援助和应急响应的关键举措。此外,四国外长宣布启动“四方关键矿产倡议”,以通过合作确保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安全并使其多样化,从而加强经济安全和集体韧性。
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6月24日,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启动制造业人才培养。本次计划侧重于生物制造、网络制造和可持续制造,并将探索量子制造,具体将资助2550万美元。包括:七项研究资助,涵盖生物工程、通过AI赋能金属回收、机器人、数字孪生、增材制造;九个种子基金,支持光子、量子制造、超导电路、低能耗水泥、锂提取等领域。
据澳大利亚国防部7月3日消息,澳大利亚国防科技集团(DSTG)与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签署双方首个科技项目协议,旨在加强海底监视技术,改进对潜艇和自主水下航行器的早期探测和跟踪。该项目为期三年,将探索使用拖曳阵列目标运动分析,以提高当前监视能力的可靠性、效率和互操作性。
美国雷神公司与Shield AI达成合作,将为美国国防系统集成人工智能技术
据PR Newswire网7月1日消息,美国雷神公司(RTX)与人工智能公司Shield AI达成合作,旨在将后者的先进人工智能与自主技术集成至雷神的国防平台中。根据协议,Shield AI的“蜂巢”(Hivemind)人工智能自主堆栈将应用于一款未公开的武器系统,使其成为首个由网络化协同自主技术驱动的实战系统。此外,Shield AI的ViDAR视觉探测人工智能传感器也将整合进雷神公司的多光谱瞄准系统,以增强对海上及空中无人机等威胁的应对能力。此次合作由双方自筹资金,旨在响应美国国防部通过软件快速升级现有武器系统的战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实战部署。
据彭博社7月3日消息,荷兰半导体公司阿斯麦(ASML)、思爱普(SAP) 等44家欧洲企业已联名致信欧盟,呼吁将《人工智能法案》(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ct)暂停实施两年,以采取更“有利于创新”的监管方式。信中指出,针对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和高风险人工智能系统的规定可能打击欧洲的人工智能发展的信心。企业方还抱怨称,欧盟委员会未能及时出台关键的指导方针,其中《通用人工智能行为准则》(General-Purpose AI Code of Practice)草案因内容繁重且超出法案范畴而备受批评。根据该法案,违规企业最高可面临年销售额7%的巨额罚款。
据美联社7月3日消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疫苗负责人维奈·普拉萨德(Vinay Prasad)无视政府科学家的建议,限制Novavax和Moderna两种新冠疫苗的批准。这两种疫苗均经过FDA普通审查人员数月的分析,于5月尊龙凯时获得FDA批准。FDA高层领导通常不参与个别产品的审查,虽可以否决工作人员的决定,但这种情况很少见且往往引发争议。
据科技日报7月4日消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与纽约大学联合开发出微型实验室设备——“白血病芯片”,标志着个性化免疫治疗研究迈入新阶段。新设备首次在实验环境中同时还原骨髓微环境和真实免疫反应,为研究CAR-T细胞如何作用于白血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确平台。目前能在完全可控的环境下观察癌症治疗过程,而无需依赖动物实验。
据科技日报7月4日消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与辛辛那提儿童医院医疗中心的科学家首次利用干细胞培育出具有完整血管网络的肺类器官。其具有更丰富的细胞类型、更完善的三维结构、更高的细胞存活率和更接近成熟的发育状态,为构建肠道和结肠等其他血管化器官模型奠定基础,也为疾病研究、药物测试及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有力工具。
据全球生物防御网7月3日消息,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在特朗普政府终止资助后,通过认捐峰会筹集了超90亿美元。此次峰会标志着全球疫苗免疫联盟“6.0”战略阶段的里程碑。Gavi的新“飞跃”改革计划承诺进行运营重组、加强国家领导并精简交付系统,以构建具有韧性的全球卫生架构。
据先进制造与新材料情报研究7月3日消息,国际原子能机构正围绕核技术促进塑料回收开展工作。一方面,利用核技术制造生物基塑料,为传统的石油基塑料提供一种可持续的替代品。这种生物基塑料可生物降解且易于回收,不仅减少了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还通过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实现循环经济。另一方面,利用核技术将塑料废弃物转化为更耐用、更坚固且价值更高的产品。例如,核技术可使用回收塑料部分替代水泥,以提升混凝土的性能。此外,核技术在改进混合塑料分类和分离,以及将塑料转化为蜡、燃料等有价值化学品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
据路透社7月3日消息,美国新出台的“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将拨款推动提升美国舰船建造与极地领域的战略能力。其中,86亿美元用于美国海岸警卫队的北极破冰船建造,将用于建造3艘重型“极地安全巡逻舰”(PSC)、3艘中型“北极安全巡逻舰”(ASC),以及其他轻型与中型破冰船。大约50亿美元用于振兴美国船舶制造业,涵盖AI造船应用、人才培训、供应链优化等领域。此外,本次拨款放弃为护卫舰等传统舰船项目提供资金,转而投向新项目,包括为中型登陆舰项目投资18亿美元,拨款21亿美元用于开发与采购中型无人水面艇。
美国企业开展战舰曲速计划,加速军舰生产和舰队战备现代化
据Insidedefense网7月2日消息,美国海军通过其新成立的海事工业基地(MIB)项目办公室资助,由非营利组织BlueForge Alliance与科技公司Palantir联合启动战舰曲速计划。该计划旨在运用Palantir的Foundry企业操作系统,通过数字化整合造船商、供应商及合作伙伴网络,加速军舰生产和舰队战备现代化。BlueForge作为海军长期合作方,将借此战略合作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海军MIB办公室成立于去年9月,由前潜艇项目高管马特·瑟蒙领导,专注于提升舰艇建造与保障效能。此次合作聚焦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以应对当前紧迫的造舰需求并增强产业韧性。
据海军新闻网7月2日消息,美国HII公司宣布日本日立株式会社订购十多艘REMUS 300小型无人水下航行器(SUUV),计划分多年交付。REMUS系列作为现代海军核心装备,可独立或配合载人平台执行任务,其开放式架构支持快速集成载荷以保持技术优势,迄今HII已向30余国(含14个北约国家)交付700多套系统。此次采购强化了美日同盟在太平洋地区的合作。
据European Security&Defence网7月3日消息,挪威康斯伯格公司启用奥斯陆峡湾关键海上基础设施(CMI)保护试验台,旨在应对日益增长的CMI安全威胁。该设施作为全球卓越中心,集成康斯伯格发现公司的海底机器人与传感器、挪威诺控公司的交通监控系统及卫星服务(KSAT),通过雷达、卫星和实时水下监测数据模拟威胁场景,为合作伙伴及当局提供技术测试、应急演练和联合训练平台。该试验台响应挪威政府《全面防范白皮书》要求,强调政府与工业界需深化合作应对复杂安全挑战。
据国防邮报7月3日消息,伊朗总统马苏德·佩泽什基安正式签署法案,终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合作,此举引发美国强烈反对,称其“不可接受”。伊朗议会于6月25日通过法案暂停与IAEA合作,伊朗指责IAEA与以色列勾结,为美以军事打击核设施提供情报,并称IAEA长期存在双重标准,如纵容以色列未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且拒绝核查。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伊朗决定“不可接受”,要求伊朗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警告若伊朗继续铀浓缩至武器级水平,将发动新袭击。
据insidedefense网站7月2日消息,美陆军拟于2026年实现每月1万架3D打印无人机的产能目标,加速推进3D打印无人机规模化生产。根据规划,美陆军将分阶段实施生产,在伊利诺伊州罗克艾兰兵工厂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无人机机体和旋翼,随后在宾夕法尼亚州托比哈纳陆军仓库完成电机、传感器等电子部件的集成工作。目前,美陆军与Impossible Objects公司达成协议引进新型高速打印机,单架无人机机体打印成本将控制在150-200美元之间,目标实现每年10万架的产能,整体项目年投入规模约5000-6000万美元,预计新型打印机于2026年4月投产。
据twz网站7月3日消息,美空军计划将F-22“猛禽”隐形战斗机作为首批控制协作作战飞机CCA的平台,以增强空战能力。根据其2026财年预算请求,空军将为143架作战编码的F-22配备平板电脑及相关硬件,用于操作“忠诚僚机”无人机。CCA计划旨在通过F-22、F-35及未来第六代战斗机F-47与自主无人机的协作,提供成本效益高的作战力量,在多轴威胁环境中为对手制造复杂局面。
据thedefender网站7月2日消息,乌克兰TAF Drones公司推出Babka低成本侦察无人机。该无人机配备30倍光学变焦数位影像系统,续航达2小时,作战半径约40千米,主要执行侦察与弹道校正等任务。同时,Babka通信系统采用“伪随机序列波形跳频”(PRFH)技术,可有效规避敌方干扰与信号拦截,并具备在GPS拒止环境下导航的能力。
据airandspaceforces网站7月2日消息,美国太空军拟借助商业低轨星座寻求GPS替代系统。目前,六家公司计划部署近地轨道卫星星座,其中TrustPoint和Xona已获得相关研究合同。相较于在中地球轨道运行的GPS,近地轨道卫星在距离地球表面100至1200英里处运行,其PNT信号传输尊龙凯时距离近、强度高,更难被干扰,且部分新星座将采用不同频段与加密技术,提升安全性。
美国导弹防御局授予洛马公司价值29.7亿美元合同,用于升级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作战系统
据govconwire网站7月1日消息,美国导弹防御局(MDA)发布公告,授予洛马公司价值29.7亿美元合同,用于升级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作战系统。洛马公司的旋转和任务系统业务将继续担任“宙斯盾”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作战系统工程代理(CSEA),保持导弹防御系统的作战相关性。
据europeanspaceflight网站7月2日消息,阿里安集团宣布普罗米修斯发动机试车完成,在1天内连续进行4次点火,标志该发动机的重大进展。普罗米修斯发动机由欧空局资助开发,是一款可重复使用的火箭发动机,推力约100吨,使用液氧甲烷推进剂,采用增材制造技术降低成本。普罗米修斯发动机将首先为T1H忒弥斯(Themis)试验箭提供动力,将在2025年进行1次低空跳跃测试,从瑞典的埃斯兰奇航天中心(Esrange Space Centre)发射升空。
据spacelaunchschedule网站7月3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281批27颗微版“星链”v2.0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9137颗,包括4423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946颗“星链”在轨。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81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91次发射。
美国联合稀土公司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获得技术许可,旨在减少对稀土元素的依赖
据AZO Materials7月2日消息,美国联合稀土公司已从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获得两项创新技术的许可,旨在减少对关键稀土元素的依赖。这些技术将支持制造高性能磁体,从而显著减少稀土元素的用量。ORNL的项目负责人表示:该技术目标是制造出与传统磁铁一样强的磁铁,但关键元素的含量却更少。
据Rare Earth Exchanges 7月3日消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印度组成的印太四方联盟公布了“四方关键矿产倡议”。四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将这项新倡议描述为经济和战略合作的“一次雄心勃勃的拓展”。此举旨在减少对中国在全球稀土和关键矿产精炼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过度依赖。来自四国的30多家公司在美国国务院召开会议,探讨在关键矿产供应链多元化方面的合作。标志着在与中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的背景下,朝着实现关键矿产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和保障安全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观察者网7月3日消息,印度国防部将启动一项全面的军事采购审查,以排查出供应给武装部队装备中的中国产零部件,并评估国防供应链中的脆弱性。尽管现行的严格规定已明令禁止在军事装备中使用中国产零部件,但最新报告显示,部分企业可能仍在采购中国制造的零部件,用于制造国防用途的产品。据悉,通过该计划,印度政府原本希望到2025年将制造业在经济中的占比提高到25%,并承诺,如果企业各自在截止日前完成生产目标,将获得现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