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器官主要有三种:机械性人造器官、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生物性人造器官。 机械性人造器官(Mechanical Artificial Organs) 机械性人造器官是完全用没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材料仿造一个器官,并借助电池作为器官的动力。日本科学家已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人造皮肤和人造血管。 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Biomechanical Artificial Organs) 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是将电子技术与生物技术结合起来。在德国,已经有8位肝功能衰竭的患者接受了人造肝脏的移植,这种人造肝脏将人体活组织、人造组织、芯片和微型马达奇妙地组合在一起。预计在今后十年内,这种仿生器官将得到广泛应用。 生物性人造器官(Biological Artificial Organs) 生物性人造器官则是利用动物身上的细胞或组织,“制造”出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器官或组织。生物性人造器官又分为异体人造器官和自体人造器官。比......
最近,被挖去眼球导致双目失明的山西6岁男童斌斌继在眼科医院成功接受了义眼球移植手术后,又即将植入义眼片,医生希望在两三个月之后斌斌可以使用“电子导盲仪”。这种仪器可以把影像人生就是博官方平台化为脉冲讯号,通过舌头将讯号传到脑部,使斌斌能“看见”物体的轮廓。 生活中类似 “电子导盲仪”这样的人造器官正在影
人造器官主要有三种:机械性人造器官、半机械性半生物性人造器官、生物性人造器官。机械性人造器官(Mechanical Artificial Organs)机械性人造器官是完全用没有生物活性的高分子材料仿造一个器官,并借助电池作为器官的动力。日本科学家已利用纳米技术研制出人造皮肤和人造血管。
美国德州大学的生物学家与机械工程师合作成功控制了生物膜的褶皱性形成,向人造器官迈进了重要一步。该研究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网站上,揭示了细菌形成生物膜三维结构的机制,为人们提供了细胞、组织和器官形成的基础信息。 “要创造人造器官,关键在于了解细胞自我组织的机制,”该研究的作者之一,德州
据国外媒体报道,在全球范围内,需要器官移植的病人数量远大于愿意捐献器官的人们,部分原因是一些需求性最大的移植器官仅能由人们死亡之后提供。举例来说,英国心脏基金会(BHF)的最新数据表明,过去10年,英国需要心脏移植的患者人数增长了162%。图片来源于网络目前,首次成功完成心脏移植手术已有50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目前无法治愈,它在全球影响几亿人。由于缺乏能用于测试潜在疗法的模型,治疗领域发展缓慢。近日,伦敦帝国理工学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科学家们在人造器官模型中测试了病毒感染,这一成功有望加速该领域研究。相关论文已发表在《Nature Commu
12月28日《 Developmental Cell》发表组织工程重要研究成果:体外折叠。大脑、肠子等许多人类组织都需要以特定方式折叠、弯曲和扭曲。为了创建人工器官,科学家们也需赋予活组织自我折叠的能力,体外控制这一过程是组织工程领域的一项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决定从小鼠胚胎结缔组织细胞入手
国际学术权威杂志《科学》(Science)今日刊登了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大研究成果——用小分子化合物诱导体细胞“重编程”为多潜能干细胞。该成果给未来应用再生医学治疗重大疾病带来了新的可能。 邓宏魁教授和赵扬博士带领的研究团队仅使用4个小分子化合物的组合对体细胞进行处理就可以成功逆转其“发
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软骨,这一种无血管组织、略带弹性的坚韧组织,在机体内起支持和保护作用。或许你对软骨了解得不多,在神奇的软骨组织中,水的成分高达80%,这种无与伦比的组织强度,却能帮助我们的身体应对很强大的压力。图片来源于网络今年年初,一份刊登于《新型材料》科学杂志的研究指出,有研究者
北京时间1月21日上午消息,美国波士顿“哈佛器官再生技术公司”(以下简称“HART”)近日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生产人造气管。 自2008年以来,通过人造气管移植手术,已经有8位气管病人重获新生。如今,这种实验性的技术即将从实验室走向制造工厂。 HART目前正在俄罗斯测试人造气管
一旦癌症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他们可能就再也无法生育。然而,约10%癌症新幸存者是40岁以下的育龄女性,科学家们正努力为这些年轻的癌症幸存者提供孕育孩子的机会——为她们创建人工卵巢。如果这种器官被证明确实有效,它将给癌症幸存者、变性人(transgender individuals)以及其他原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科学家最近成功将取自成年动物脂肪组织的干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细胞,并计划利用这一技术研制人造神经,用于修复受损肢体和器官。 曼彻斯特大学10月18日发表新闻公报说,这一研究由该大学“英国生物组织再生中心”的一个研究小组完成。 研究人员下一步计划从成年志愿者的脂肪组织中提取干细胞,对人体
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接近1500名患者等待肺器官移植。但是捐献者提供肺器官数量不够,同时通过抑制受体免疫系统,使患者身体不排斥新器官是十分危险的。实验室培育的肺器官将为急需肺器官移植患者带来希望,这些人工培育的肺器官是采用受体自己的细胞生长而成,并且最新实验表明,可将人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使用一系列复杂仪器培育猪肺,它是由受体细胞培育而成。科学家在实验室里采用一系列复杂的仪器,使用每个受体猪自身细胞和营养物质用于清洗和培育新肺器官。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接近1500名患者等待肺器官移植。但是捐献者提供肺器官数量不够,同时
北京时间8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美国接近1500名患者等待肺器官移植。但是捐献者提供肺器官数量不够,同时通过抑制受体免疫系统,使患者身体不排斥新器官是十分危险的。实验室培育的肺器官将为急需肺器官移植患者带来希望,这些人工培育的肺器官是采用受体自己的细胞生长而成,并且最新实验表明,可将人
塞法利安教授手中拿着一个实验室培养的人造耳朵。 塞法利安的研究团队致力于利用患者自己的细胞培养用于移植的人造器官。 用于制造耳朵的模具。 一位患者面部的玻璃模具,将用于世界上首例人造鼻子移植。 实验室培养的人造鼻子。在进行人造鼻子移植手术时,人造鼻子并不是直接移植到患者面
一种受电鳗启发研制而成的灵活且透明的电源,可以用来为身体佩戴的电子设备供电,比如心脏起搏器、植入式传感器甚至假肢器官。研究人员在12月13日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描述了这种电源的原型——其在盐和水的溶液中运行,但研究人员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够从体液中获得能量。“我们的人造发电器官有很多传统电池
“人造生命”还没“魂魄” 毋庸置疑,辛西娅的出现是生命科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英国《经济学家》杂志20日评论说,将来有一天,新的细菌、动物或者植物等生命体将被电脑设计,最后被人类制造出来。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创造生命的举动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更能证明人类掌控自然的能力。科学界也对文特尔研究团队的
近日,第一届中国器官移植医师年会在杭召开。钱江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以后,移植器官可以私人定制,器官来源的最大瓶颈有望突破;我国高发、增速最快的疾病糖尿病有望根治。此次会议由中国医师协会器官移植医师分会主办、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浙江省医师协会协办,有国内外300余专家参加。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秦建华团队利用器官芯片技术培育人多能干细胞衍生的胰岛类器官取得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器官芯片领域刊物Lab on a chip上,并被选为封面文章。类器官(organoids)是一种通过干细胞自组织方式形成的多细胞三维复杂结构,它能够在体外模拟具有来源
美国一个研究小组20日报告说,他们合成了一个人工基因组,并用它使一个被掏空的单细胞细菌“起死回生”。研究人员表示,这是第一个完全由人造基因指令控制的细胞,它向人造生命形式迈出了关键一步。美国J·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人工合成了一种名为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助于提高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完善程度的方法:优化培养条件:包括培养基成分、生长因子的组合和浓度、细胞外基质的选择和优化等。例如,通过筛选和调整各种细胞因子的比例,更好地模拟体内细胞生长的微环境。引入血管化和神经支配:开发新的技术手段来构建类器官中的血管网络和神经连接,以增强营养物质供应
2023年9月21日,《Nature》报道:人造子宫的人体试验可能很快就会开始。美国监管机构将考虑对人造子宫的系统进行临床试验,这可以减少极早产婴儿的死亡和残疾。Nature 621, 458-460 (2023)
5月11日,来自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合成干细胞成功制备器官芯片,从而实现了器官在体外生长,模拟了病变组织的生长情况。这是科学家首次成功模拟人类组织患病的研究。该研究的成功使得人类在个性化医疗方面前进一大步5月11日,来自哈佛大学等研究机构的一组研究人员利用合成干细胞成功制备器官芯
“这一实验表明,我们可以用计算机设计基因序列,制造出人工合成的细胞。我们的下一步计划无疑是要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创建出更复杂、有实用价值、能造福社会的生物体。” ——文特尔研究所负责人丹尼尔·吉布森 “将完整的基因组从一个物种交换到另一个物种是很了不起的创举。这代表了合成生物学的一个重
我们真能在一个盘子里造出精子来吗?这是《新科学家》杂志日前在一篇文章里的质疑。这一质疑源自于一个法国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已经制造出了人造精子,并就此申请了ZL。如果这一技术真的实现了,这也意味着,那些不育的男性将可以拥有他们自己的孩子,或者帮助同性恋家庭获得亲生骨肉从而建立稳定的现代家庭。试
漂浮在剑河上的人造树叶。图片来源:V Andrei一片利用阳光生产“燃料”的人造叶子足够轻巧,可以漂浮在水面上。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长期以来,研究人员一直试图通过一种合成过程模拟植物的光合作用。这种合成过程可以从二氧化碳、水和太阳光中产生燃料。然而,现有的技术要么效率低下,要么电池装置过
也许有一天,你在餐馆里吃到的一份香喷人生就是博官方平台喷的烤鸡或牛肉,并不来自于动物的某个部位,而是取自实验室和试管,你还仍旧可以满心欢喜地享用吗? 不需要传统养殖、屠宰和加工过程,仅仅在实验室培养动物细胞,这就是培养肉(人造肉)的生产过程。2013年,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师Mark Post团队
电影《流浪地球》中,太阳即将毁灭,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寸草不生,全体人类不得不转移到地下,建起了一座可容纳35亿人的地下城。为了自救,科学家们试图制造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逃出太阳系,寻找下一个适合人类生存的恒星系。每一座推进式行星发动机高达11公里,可以提供150万亿吨的推力,使用的燃料便是被称